-
首頁 > 時評
-
對于“臺獨”頑固分子,大陸如何用法律懲處?
隨著島內“臺獨”分裂活動的不斷加劇,當下看來,我們有必要綜合運用法治方式和法治力量,有力防范、制止、懲治分裂國家的違法犯罪行為。
-
中國學者《紐約時報》刊文:中國人為何不再仰視美國?
我有時會對自己國家的政策有疑惑,也能感知到中國政府的政策在受批判中不斷調適。但美國人必須明白,美國的行為很難再為中國樹立一個好榜樣。
-
沈騰41天環游月球?可以,但沒必要…
本文分析了劇里的一部分科學問題,重點不是想表達劇情不合理,恰恰相反,只有認真創作、細節經得起審視的劇情,才值得帶著放大鏡認真地分析和挑錯。
-
連日軍演,臺灣民眾到底什么反應?
國際社會其實不會“救臺灣”,民眾對此隱隱有感,但離迫切的危機感還很遠。這種看似極度遲鈍的表現,有一個心理暗示很關鍵,即“大陸就算打過來,也不會對人民動手”,這對大陸而言未嘗是壞事。而這次在經濟上的措施,倒讓臺灣人有點意外。
-
維護非正義的“現狀”沒有意義,中國要的是“新常態”
中美之間在臺灣問題上表現出的“新常態”是實力、認知和行為三個維度相互作用的結果。在認知方面,就是所謂“我不要你認為,我要我認為”。美國頻繁地使用現狀,它喜歡的“現狀”默認是什么?那就是美國的霸權統治。不好意思,這樣的現狀我們是不接受的。
-
滯留三亞:焦慮過后,他們行動起來了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攪亂了人們悠閑的假期。不少滯留三亞的游客在焦慮過后,開始行動起來、展開自救,甚至投身當地抗疫工作。
-
臺海聯合大演習:驚天動地的三天
在聯合大演習期間,美國艦隊和飛機躲得遠遠的,往日跳得很高的日本和澳大利亞也悄然無聲,北約更是沒事人一樣,對只有美國和西方支持才敢上躥下跳的“臺獨”勢力是沉重打擊。在某種程度上,西方對中國軍力增長的認知是矛盾的……
-
全縣靜默,莊稼沒法靜默
疫情之下,人可以靜默,為了抗疫可以忍受一時的不便,但莊稼沒法靜默,農業生產有其固有周期和時令節奏,停不了也等不得,關鍵環節管理跟不上,很可能會影響一季乃至一年的收成。
-
為什么西方民主國家出不了“偉人”?
西方民主出現了人才問題,這已經是個世紀性的問題。民主的危機和餐館業和希思羅機場的危機一樣,你就是找不到好的雇員。
-
長三角珠三角經濟正在復蘇,我有三個故事
中國從大車間、流水線、模塊化生產向數字經濟過渡的時候,產業數字化替代經濟,數字產業化創造經濟,加上數據資源價值化,這三個報酬率合成起來,使得中國經濟的增長點跟原來完全不一樣了。
-
佩洛西出局,新較量開始,你我的角色應該是什么?
中美的這輪博弈正在不同的場域梯次展開。每一個人都可以決定自己要成為什么樣的力量。是選擇擺出“義正辭嚴”把炮口轉向內部,做純粹意義上的情緒宣泄,還是團結一致、用自己的方式站在我們這一方為博弈的最終勝利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
日美韓涉臺表述差異及其對中國兩岸統一的外交影響
中日間的東海問題,并不是什么石油問題,它實質就是臺灣問題。鄧小平曾對美國人說“中國人不解決臺灣問題會死不瞑目的”。
-
這電影“丑化中國農村”?導演:他們不是空氣
“每一個村子里都會有一個‘老四’和‘貴英’,但是好像被很多人當成了空氣。”李睿珺說,全國有8萬塊銀幕,5億農村人口,讓更多人了解我們“邊邊角角的同胞”,是他作為創作者的良知。
-
《譚談交通》“復活”了,這是一堂生動的“維權課”
《民法典》把肖像權侵權“以營利為目的”這個模糊的界限給刪除了,也就是說無論什么目的,只要我不同意,你就不可以使用。但維權有一定的滯后性,即使下架了照片、視頻,也有可能不良的影響已經發生,即使勝訴判賠的金額普遍不是很高。所以我們還是要樹立“防火”的意識,很多情況下,“防火遠勝于救火”。
-
取消中美間三項軍事交流機制,后續如何避免擦槍走火?
這次取消三項機制,并非徹底關閉中美兩軍的溝通之門。在特殊緊急情況下,中美依然能夠借助其他渠道進行溝通,未必會像一些觀點認為的兩軍關系處于“黑箱狀態”、“黑暗森林態勢”。
-
尼克松外孫:佩洛西玩這種游戲很魯莽
早在今年初,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就指出,“今天我們共同的敵人是事關兩國及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大挑戰”。美國前總統理查德·尼克松也曾說過,“我們必須做的事情是尋找某種辦法使我們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為戰爭中的對手”。
-
沖突延長后,歐洲上上下下都在分裂
俄羅斯還想傳達的信息是:我們還在繼續進攻,所以別試圖再提出一些折中的解決方案。意大利政府已經試過了,但并沒有奏效。現在意大利成了所謂的“俄羅斯理解國”的典型代表,大眾逐漸開始理解俄羅斯與西方保持敵對競爭關系的原因。
-
白熱化的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已經整體領先歐美
為什么我們今天發現國際巨頭談出來的理念已經落后了?因為今天中國正在綜合性、系統性地創新,每條賽道上都有選手在比拼,其市場容量既能容納低層次競爭,也能支撐高層次的創新。各種創新完全可以在中國市場這片廣大的試驗田上充分競爭。
-
“雙減”一周年:鄉村有意外收獲,城市反倒更焦慮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城鄉學校對于“雙減”政策的評價存在差異,尤其是鄉村學校實施“雙減”政策后反倒收獲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
一周軍評:美方撕破戰略互信后,我必反制出一個新常態
相比軍事行動,這些政治外交層面上的內容看似不夠刺激,但某種程度上,它們是中美兩國關系的基礎,而在這一系列基礎被佩洛西破壞的情況下,中美雙方在軍事領域采取的行動所蘊含的內在邏輯也就發生了變化。
-
-
? 最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