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晶:社會偏見、就業困境、上升阻礙……這輪職教改革有望破除嗎
最后更新: 2022-06-17 07:56:59【導讀】 5月1日,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正式施行,這是《職業教育法》制定近26年來的首次修訂。眼下,正值新《職業教育法》施行后的第一個中考,這將是學生生涯的一次重要抉擇。
與此同時,6月6日,北京提出“將本市高等職校畢業生納入公務員招考范圍”,上海出臺政策支持職校畢業生提升職業技能,各地開始學習貫徹新的職業教育法。
從事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30多年,現任上海瑞博教育培訓中心執行校長李晶認為,《職業教育法》中提出的普高和中職學籍互轉是一個很關鍵的制度型改革,未來能夠大幅減輕學生和家長對中考分流的焦慮。至此,中職、高職和專科等職業教育上升通道全部打通。以下為采訪全文。
【采訪/觀察者網 劉惠】
·打通職業教育上升通道
觀察者網:近日,北京公布了《關于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方案中提出“將本市高等職校畢業生納入公務員招考范圍”,有評價認為此舉象征意義大于實質意義,高職畢業生有可能會成為陪跑。您如何評價這一舉措?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問題?
李晶:去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今年5月1日起實行新版《職業教育法》,在頂層設計、制度安排方面為職業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礎,明確了方向。
北京率先公布了《關于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其中,推動普高與中職學籍雙向互轉、中職畢業的也可申報職稱、開展“入學即入職”的試點,以及“將高職畢業生納入公務員招考范圍”等等措施成為亮點。
我認為這些不應簡單地被看成是“象征意義大于實質意義”,制度性的政策是“治本”,雖然高職生的公務員錄取比例不一定高,但是高職生從此之后有了進入公務員體系發展的制度性保障。
這一實質意義至少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是國家戰略層面上的。突破美西方的全方位圍堵,建設國內統一大市場,未來幾十年,我們需要大量的高精尖人才去“破局”。對“高精尖人才”的理解,應當不僅是理論人才,還是實踐人才;不僅是實驗室人才,也是產業化人才;不僅是高學歷人才,更是指功能齊備的人才體系。職業教育改革理應在人才培養方面為“破局”作出貢獻。
第二是我國教育發展趨勢上的。1999年大學擴招(包括成人高等學歷教育)以來,在提升全民文化素質方面起了巨大作用。迄今,這一任務應該說已基本完成。
而我國教育發展、人才培養面臨的現實窘境,一是“應試教育”造成的人才結構性失衡。拿博士畢業生來說,諸如高校聘用的博士只會背書本不會上課、政府招錄的博士只會照搬文件不會做具體工作、企業搶來的博士只會講原理不懂市場需求的現象比比皆是。
二是對人才內涵的機械理解帶來的認識性誤區,似乎讀完碩博才是人才、中高職畢業就不是人才;似乎職場上能“治人”(動嘴的)才是人才、“治于人”(干活的)則不是人才;似乎從事高端行業且有高收入的才是人才,職業教育的這些法規頒布和實施,會起到一定的“糾偏”作用。
第三是助力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上的。今年5月正式實施的《職業教育法》,旨在推動職業高質量發展,所謂“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我想至少應具有這樣幾個相互關聯的內容:
一是學以致用。職業教育規模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服務于國內統一大市場的建設。所謂“高質量”,就不是片面追求簡單的數量、比例的增長和學歷層次的拔高;我們常常犯的毛病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亂”,這是一個重要的關注點。
二是機制銜接。新的法規及實施方案把中、高考的升學機制、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和培養計劃、中高職學生的職業規劃三者,進行有機銜接,同步改革,應在職業教育從學到用形成系統化的培養機制,找好發揮“指揮棒”作用的支點。
三是工學結合。吸取諸如德國雙元制、我國傳統學徒制等培養模式中的有益成分,創新校企合作的辦學機制,推進產教、學研的多維融合。目前校企合作創新動能明顯不足,比如一些基礎性的實操課程,職業院校因硬件設施缺乏無力實施,企業則因以生產經營為主不可能在這些地方花費人力物力。于是現有的一些“職教集團”比較流于形式,往往想的比說得多、說的比做得好。
貴州貴定:職業教育培育技能型人才 保障職教畢業生就業。圖源:視覺中國
觀察者網:新的《職業教育法》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同時提出加快建立職教高考制度。聯系到近年取消中考分流的呼聲,分流的標準和方法是否應該變化?職教高考制度有何幫助?
李晶:這次《職業教育法》中提出的普高和中職學籍互相轉化是一個很關鍵的制度性安排,能很大程度上減輕家長的中考分流焦慮。
孩子在中考后進入中職,仍然可以通過學籍互轉進入高中接受普通教育,而不是依靠中考分數“一錘定音”,反之普高學生也可以轉而選擇職業教育。比如在高一到高三的時間設置一個合理的窗口期以實現互轉。后續就看各省市的實施辦法了。
在上海,高職生入學兩年后,上海市教委有一個專門的“專升本”考試,而且可以跨校,這就實現了職業教育向普通教育的轉變,我們的中職教育也完善補充了這一點,學生多了一個窗口期和機會選擇,這樣家長也會減輕教育焦慮。
關于職教高考,職教高考面向所有的高中階段畢業生,意味著學生不一定非要參加現有的高考,而是可以通過職教高考讀職業技術高校,這樣一來,學生在初中畢業和高中畢業這兩條軌道上可供選擇的余地會更多,寬松的環境更加有利于學生的成長。至此,我們的中職、高職和本科等職業教育的上升通道都打通了。我對職業教育發展的前景是比較樂觀的。
觀察者網:《職業教育法》旨在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應該如何落實?
李晶:為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我覺得應當在政策、學校、企業、社會(家庭)等多方面形成相輔相成的激勵機制。
政策層面的激勵,除了現已出臺的普高與中職學籍雙向互轉、申報職稱、技能等級認定的支持和補貼等措施之外,至少還有兩個關鍵:
一是應加快建立職業教育的評價體系。即使在不久的將來推出職教高考,在“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招生辦法中,“職業技能”部分的評價如何實現“客觀”原則,如何體現“三公”原則,都需要有一個相對完善的評價體系。不然,高考指揮棒作用就會大打折扣。
二是國家層面應考慮加大職業教育經費的預算安排。一方面中高職院校的實驗室建設需耗費大量資金,另一方面職業院校在市場化的項目研發(比如參照高校、研究機構現行的研究經費支持模式)中,也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持。
觀察者網: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所需要的經費差距有多少?
李晶:職業教育所需要的投入遠高于普通教育。從硬件設備來說,普高主要是理化生物的實驗室設備和材料,成本相對簡單;對于職業教育而言,比如有些實操硬件設施的投入幾乎就相當于投資一個工廠,電器實操課程的設備都是上百萬元起,硬件投入非常大。一些小的培訓機構為了減少成本,只能依托一個有設備的學校進行教學或者幾家合用設備。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蔚小理再次上演“三國殺”,重合定位下ES7靠什么突圍?
2022-06-16 21:38 觀網財經-汽車 -
通脹頂不住了?特斯拉在美國市場大幅提價
2022-06-16 20:29 觀網財經-汽車 -
網絡主播徐國豪偷逃稅,被追繳罰沒1.08億元
2022-06-16 18:57 觀網財經-互聯網 -
商務部:有信心保持全年外貿運行在合理區間
2022-06-16 16:00 中國經濟 -
李稻葵回應“抗疫相當于為國人增加10天壽命”
2022-06-16 15:58 觀網財經-健康 -
樓繼偉:減個稅對促消費作用不大,月薪5000以下的最需幫助
2022-06-16 15:13 觀網財經-宏觀 -
“取消對華關稅是抗通脹最快辦法”
2022-06-16 14:06 中美關系 -
國家發改委:我國繼續對全球物價發揮重要穩定器作用
2022-06-16 12:34 觀網財經-宏觀 -
發揮期貨避險功能,上期所“期貨穩價訂單”試點擴展
2022-06-16 12:27 觀網財經-金融 -
美聯儲隔夜加息,A股早盤堅挺
2022-06-16 12:23 觀網財經-金融 -
鮑威爾說加息75基點美國經濟仍可能“軟著陸”,真的嗎?
2022-06-16 11:46 觀網財經-海外 -
韓外長會見美商務部長,討論芯片和第三方核電市場合作等問題
2022-06-16 11:24 觀網財經-海外 -
美聯儲近30年最大力度加息,美媒預警“經濟衰退”
2022-06-16 10:49 美國一夢 -
4月中國減持美債362億美元,持倉創2010年來新低
2022-06-16 09:30 觀網財經-宏觀 -
美聯儲大幅加息75基點,中國央行跟不跟?
2022-06-16 09:06 觀網財經-宏觀 -
28年來最大幅度!美聯儲加息75個基點
2022-06-16 06:41 觀網財經-海外 -
生豬養殖扭虧為盈,賣一頭生豬平均賺約60元
2022-06-15 22:53 觀網財經-消費 -
國常會:允許中小微企業緩繳三個月職工醫保單位繳費,規模約1500億元
2022-06-15 20:04 觀網財經-宏觀 -
寧波消保委測評多款中高端雪糕,最貴的是最好的嗎?
2022-06-15 19:25 觀網財經-消費 -
鮮花咖啡需求量攀升,上海零售業靜待“滿血復活”
2022-06-15 19:22 觀網財經-消費
相關推薦 -
問天實驗艙發射圓滿成功! 評論 231世衛就猴痘發最高級別警報,專家:非常意外 評論 231俄烏簽署重要協議,美國挑撥:中國要有大國的樣子 評論 497美前防長才叫囂放棄“一中”,沙利文:政策不變 評論 337聯合國、土耳其見證下,俄烏簽署恢復黑海糧道協議 評論 95最新聞 Hot
-
直播:問天實驗艙將于今天14時許發射
-
世衛就猴痘發最高級別警報,專家:非常意外
-
“他出現在這張照片上,是個挑戰”
-
剛簽協議就攻擊烏港口?俄方否認
-
白宮醫生、福奇透露拜登新冠病情
-
俄烏簽署重要協議,美國挑撥:中國要有大國的樣子
-
“中美用戶看的東西,咋差別這么大?”
-
“歐洲國家政府正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崩塌”
-
美前防長才叫囂放棄“一中”,沙利文:政策不變
-
為了攛掇佩洛西竄訪臺灣,美媒拼了
-
加州和得州杠上了:你嚴管墮胎,我加強控槍
-
立陶宛解除對俄羅斯飛地的鐵路運輸禁令
-
普京推薦國產“伊萬茶”:比可樂好多了,可樂都是化學物質
-
班農藐視國會罪名成立,最高面臨兩年監禁
-
聯合國、土耳其見證下,俄烏簽署恢復黑海糧道協議
-
歷史性一刻,印度裔即將登上英國權力巔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