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減少俄氣,這些德國家庭面臨“能源貧困”
由于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驟然減少,德國普通消費者的取暖費和電費很快就會高漲。他們中的許多人正在苦苦思索,自己將如何應對這一切。僅在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就有五分之一遭受“能源貧困”,并受到天然氣進口量大幅下降的威脅。[全文]
-
北約接納瑞典和芬蘭,恐怕得不償失
在急于通過擁抱芬蘭和瑞典來給普京施壓的同時,美國和北約領導人可能沒有考慮到,北約是一個集體防御組織,多吸收兩個國家會增加潛在成本。歷史表明,最可能的結果是在美國應該向亞洲傾斜時,又有兩個國家增加了美國的國防負擔。[全文]
-
“羅訴韋德案”得而復失的辯證
為什么作為強權政治的政治正確,到頭來卻連其自認為屬于婦女的一項基本權利都保不住?也許問題的關鍵是,自以為得到的權利,并無牢固的根基。自以為周全的理論,與現實脫節不少。[全文]
-
是時候告訴澤連斯基了,我們會說不
意大利、法國和德國都在與普京聯系。所有這些國家都在敦促進行談判。沒有人堅持澤連斯基提出的要求:俄羅斯交出自2014年以來一直占有的烏克蘭領土。現在可能是時候告訴澤連斯基了,我們不僅會提供支援,也會拒絕提供一些幫助,而且我們認為有些停戰條件是可以接受的。[全文]
-
俄羅斯負責“破壞舊的”,中國負責“重建新的”?
俄方每攻下一個地方,就實實在在的占領一個地方。發救濟糧款,給當地居民發俄羅斯護照(相當于俄羅斯居民身份證),使用盧布貨幣,連接俄羅斯的網絡,使用俄羅斯的電話號碼,學校使用俄羅斯教材,組織親俄民兵武裝等等。[全文]
-
根據國際法,美國在臺灣海峽擁有航行、飛越自由嗎?
北京方面認為臺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這是正確的。但別國軍艦和戰機有權通過臺灣海峽,只要它們“適當考慮”中國的權利和責任。問題是它們是否會這樣做?[全文]
-
推翻“羅訴韋德案”,僅僅是美國法制和人權大地震的先兆
當前裁決認為“羅訴韋德案”所依賴的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在被通過時并不承認墮胎是根本權利,因此相關權利不受這一修正案保護。一旦這樣的邏輯成立、且有了先例后,同性戀的權利、跨種族夫妻的權利、甚至采取避孕措施的權利等等,都有可能因此不受美國法律保護。[全文]
-
中國有望在2025年成為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國,美國怎么辦?
中國大陸有望最早在2025年超越臺灣地區,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芯片制造國。中國現已制造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電路板,沒有這些電路板,芯片就無法安裝進設備。中國還控制著供應鏈中對芯片制造至關重要的關鍵原材料。[全文]
-
關鍵時刻,金磚峰會發出“北京聲音”
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金磚國家在國際政治經濟舞臺上有哪些獨特作用?在政治制度、歷史文化和價值觀上多有不同的情況下,這五個國家為何能走到一起?[全文]
-
查無此條的“國際水域”不是華盛頓的“靈丹妙藥”
很明顯,“國際水域”更是一個軍事行動術語而非法律術語,卻成為了華盛頓的靈丹妙藥,使其能夠維持其海上霸權。另一個謬論是,美國軍艦過航臺灣海峽是執行航行自由計劃行動(FONOPs),以挑戰中國在臺灣海峽的“過度海洋主張”。[全文]
-
中國統一決心不變,美國“模糊”或“清晰”都行不通
拜登對于有關臺灣防務問題的一再“失言”并不是一些人認為的鬧著玩的。盡管拜登在東京“失言”后重申美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但他在九個月內的三次明顯“失言”,似乎預示著美國正在從幾十年來對臺政策的“戰略模糊”轉變為“戰略清晰”。[全文]
-
喀布爾震感強烈,在阿華人一切安好
大多在山區的家庭是土石建筑,遇到六級以上強震、傷亡可想而知。山民和游牧民居住的房屋是土木石構造,抵御地震、洪水、泥石流類的自然災害能力薄弱。[全文]
-
拉夫羅夫來訪受阻,塞爾維亞副總理為何公開叫好?
在塞爾維亞政府和執政黨中,一些個別人員與官方持不同意見,公開發表對西方列強有利的言論。他們在選舉中可能一票也拿不到,然而他們并不在意這些,而是關心美國大使館的支持,后者已經公開幫過他們很多次了。[全文]
-
西方如此輕信涉疆謠言,去過新疆多次的我大感震驚
西方國家拒絕相信中國,總是熱衷于挑中國毛病,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尤其是涉及少數民族議題。在眾多西方人眼里,中國似乎什么事都做不好。[全文]
-
111比8,民主黨如何阻止特朗普?把他和普京綁定能行?
將特朗普與所謂的“獨裁者普京”綁定在一起,塑造其“惡魔”形象,會有什么效果?到2024年,對于大多數美國人來說,這可能不會成為“反特朗普”的動力,而是支持投票給特朗普的另一個論據:希望將美國從正在摧毀他們的“深層國家”中拯救出來。[全文]
-
CIA前官員:上次冷戰美國勝利了,但這次不行
想找到一個讓沖突雙方都基本滿意的方案并不容易。如果找不到這樣一個方案,除了烏克蘭人民要承受更長時間的痛苦,還會進一步激化出一場新冷戰,俄羅斯會在未來幾年成為國際關系舞臺上的主角。[全文]
-
大環境不好,金磚就不好搞了?
一些人說全球貿易下降了,金磚就不好搞了——大環境不好,于是國家合作就不好,這個邏輯是錯誤的。而正是因為大環境不好,才需要金磚國家“抱團取暖”,才需要金磚力量、金磚智慧。[全文]
-
亞太美軍將“不敵”解放軍,美國在想什么辦法?
美國軍力分散在世界各地,而中國卻可以集中力量于本國周邊地區,贏得未來可能發生的沖突。中國目前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海軍和亞洲規模最大的空軍,以及令人嘆為觀止的龐大導彈庫,中國第三艘也是最先進的一艘航空母艦即將完工。[全文]
-
俄烏戰后的去全球化,最大輸家是中國?
未來或可能以天然資源與原料為核心形成多極,因此傳統的區分也同樣會被解構,如歐洲,可能就不再會是一個整體,畢竟,德、法被波蘭、立陶宛持續綁架的未來情景,實在難以想象。因此,去全球化論者該注意的輸家不是中國,反是傳統意義上的西方。[全文]
-
普京演講全文:通脹與頓巴斯行動毫無干系
今天,我將向大家闡述“我們”對全球經濟形勢的看法——“我們”指的是俄羅斯領導層。我會詳細介紹俄羅斯當前的應對,以及下一步如何在復雜多變的局勢下謀劃長遠發展。[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美媒替他著急:在歐洲當“明星”,國內一堆“爛攤子”
-
吃不起飯了...英國大學員工被迫求助食物銀行
-
俄取消所有防疫限制,包括口罩令
-
北約秘書長聲稱“中國威脅臺灣”,國臺辦回應
-
澤連斯基宣布開始向歐洲輸電:減少對俄依賴
-
新西蘭也認了:他們是恐怖組織
-
“沒阻止烏運糧,500萬噸對世界市場也沒影響”
-
林松添:推動被邊緣化的非洲重回發展主賽道
-
兩天不到,埃爾多安再發警告
-
辛辛苦苦打下來的蛇島,俄軍為何說撤就撤?
-
他又嗨了:烏克蘭有驚人反擊能力,看看蛇島
-
俄外交部召見英國大使:不可接受
-
“在美墨邊境運人很賺,是樁大生意”
-
“新的‘鐵幕’正在歐洲降落”
-
澤連斯基喊話安理會驅逐俄羅斯,俄方:我們有否決權
-
美國新增確診279127例、死亡87例
-
中使館:看看阿富汗和中東就清楚,北約才是世界和平穩定的系統性挑戰
-
歐盟非正式峰會將于10月舉行,歐盟希望澤連斯基親自出席
-
中國代表:美國作為伊核危機始作俑者,應盡快回應伊方合理訴求
-
近年來規模最大!埃及與俄法等簽訂81.5萬噸小麥采購協議
-
-
-
在英國,“女人”這個詞燙嘴?
-
華納兄弟開始維護J.K.羅琳了…
-
“Just Stop Oil”環保組織新招兒↓
-
俄羅斯民眾整活?
-
瑞士?瑞典?傻傻分不清楚…
-
梅 開 二 度
-
“即使12歲的女孩被父親或叔叔性侵受孕,也不應墮胎”
-
上東區女子推嬰兒車上街被槍殺,震動紐約
-
“我很高興,終于能在英國商店里看到福島產品了”
-
英高官一“妙計”,差點笑噴扎哈羅娃
-
被英防長拿性別說事,扎哈羅娃直接開懟…
-
韓媒:no look,國民屈辱!
-
西方記者全驚了:這菜怎能出現在這…
-
法國影星被搶名表后,意大利旅游協會給出驚人建議...
-
俄媒:約半數俄羅斯車主愿換中國車
-
佛州1歲女嬰被8歲男孩槍殺,子彈穿透她擊中2歲女童
-
“別樂了,我們只是枚西方的棋子”
-
喲,這時候美警倒“能耐”起來了?
-
首爾大學團隊在全球頂級會議上發抄襲論文,韓網民:丟人丟到國際上
-
嚴重缺電,大半個日本“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