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歷“恥辱性挫折”后,馬克龍將與反對黨領袖會談
-
劉程輝曰清、曰慎、曰勤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連任法國總統的馬克龍卻意外丟了議會控制權,他未來5年的施政很可能因此受到制約。當地時間6月21日至22日,馬克龍將在愛麗舍宮與多名主要政治對手舉行會談并尋求支持,以期化解執政聯盟未能贏得過半議席的困局,為推動改革議程掃清障礙。
據“歐洲新聞臺”21日報道,包括極右翼“國民聯盟”領袖瑪麗娜·勒龐在內的6人已于當天抵達愛麗舍宮。在22日,馬克龍將與他們舉行更多的會談。法新社則預計,法國社會黨領袖奧利維耶·富爾 、法國共產黨領袖法比安·魯塞爾及一些左翼政治聯盟成員將出席會談,但極左翼政黨“不屈法國”領導人梅朗雄可能暫不會與自己的副手一同出席會議,因為他們對會談的目的仍然抱有疑問。
法新社援引一位不具姓名的總統府官員的話稱,馬克龍的目的,是為了化解“在一起”執政聯盟未能在議會選舉獲得絕對多數席位的政治困境。
“歐洲新聞臺”:馬克龍與政治對手會面,商討政府組建工作
“政客”新聞網歐洲版直言,這是馬克龍一個“恥辱性的挫折”,讓法國陷入了僵局,并可能造成該國一場“慢性災難”。
“政客”新聞網歐洲版截圖
19日,馬克龍所在的中間派聯盟“在一起”在當天的立法選舉中獲得245個席位(共577席),未能達到絕對多數的289席,丟掉了對法國國民議會的控制權。而梅朗雄所在的左翼聯盟獲得131席,成為最大反對黨。勒龐率領的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獲得89席,獲得了創紀錄的勝利,位居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馬克龍由此成為法國2000年選舉改革以來首位無法取得議會多數席位的總統。不少外媒預計,伴隨著議會選舉的失利,馬克龍在未來5年的總統任期將遭遇更大的政局僵局及施政阻力。
路透社19日提到,馬克龍可能仍會嘗試接觸保守派共和黨,這是唯一一個擁有足夠多席位、能幫他邁入289席門檻的主流政黨。
BBC在21日的報道中認為,在失去多數席位后,馬克龍的中間派政府正拼命避免政治癱瘓,一些評論人士對此警告稱,法國將變得更加難以治理。
法新社20日分析稱,馬克龍陣營可能不得不與議會中的少數黨聯合執政,或者與來自不同陣營的總理組成聯合政府。分析進一步指出,馬克龍當下必須面臨一個現實,那就是如果無法組建聯合政府,在他試圖推動重要改革——包括養老金、減稅和提高退休年齡——的時候,這些改革幾乎無法在議會獲得通過,前景十分堪憂。
《紐約時報》援引在巴黎綜合理工學院任教的社會學家艾蒂安·奧利安的話指出,席位優勢微弱以及左翼和極右翼的強烈反對,馬克龍政黨或難以通過法案,這可能迫使他與一些反對派議員達成一致。
據“歐洲新聞臺”21日報道,右翼政黨共和黨領袖雅各布拒絕的態度十分鮮明,他表示“我們現在是、將來也會是反對派,我們不會與馬克龍達成協議或結成聯盟。”
“歐洲新聞臺”預測,法國社會黨和法共組成的左派聯盟——“環保與社會人民新聯盟”很可能會強烈反對馬克龍的改革,該聯盟的綱領之一是將退休年齡從62歲降至60歲,這與馬克龍的改革方案大相徑庭。
此外,極右翼“國民聯盟”領袖勒龐誓言要“阻止”馬克龍提出的所有“有害改革”,其中把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的計劃將首當其沖。
另據法新社21日消息,法國總理博爾內向馬克龍提出辭職,但未獲馬克龍批準。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對此表示,馬克龍拒絕該辭呈是因為政府應當繼續履行其職責,直到尋找到另外一個可能的、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劉程輝 
-
日本抗議中國在東海建成氣田開采設施,外交部:不要說三道四
2022-06-21 20:40 日本 -
“削減對華關稅能讓通脹降1%,有助于拜登中期選舉”
2022-06-21 20:24 中美關系 -
奇文共賞:英媒稱“成為殖民地”給了香港自由…
2022-06-21 19:47 香港 -
“水門事件”檢察官:這個案子,能把特朗普送進監獄
2022-06-21 19:46 美國政治 -
中國援建布隆迪“萬村通”二期等項目舉行交接儀式
2022-06-21 19:45 中國外交 -
普京:俄最新“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將于年底前入列服役
2022-06-21 19:38 俄羅斯之聲 -
“世界”號終于發射成功,韓網友:多虧文在寅
2022-06-21 19:26 三八線之南 -
印尼雅萬高鐵隧道全線貫通,陸慷出席貫通儀式
2022-06-21 18:37 一帶一路 -
哈薩克斯坦扣押俄1700車皮煤炭?官方回應:假的
2022-06-21 18:32 俄羅斯之聲 -
“讓美國人爬過來求我們談”
2022-06-21 17:49 -
“美國正與盟友協商,給俄油設價格上限”
2022-06-21 17:48 -
巴拿馬總統確診罕見血液病
2022-06-21 17:10 -
一個多月了,示威人群還在罵…
2022-06-21 16:56 三八線之南 -
蘋果美國員工舉行“歷史性投票”,成立第一個工會
2022-06-21 16:53 -
加油站便利店驚魂一幕↓↓
2022-06-21 16:45 美國一夢 -
俄羅斯人的諾貝爾和平獎章拍出1億美元,要捐給烏克蘭兒童…
2022-06-21 16:34 -
天然氣不夠,歐洲多國燒“臟煤”應急
2022-06-21 16:33 歐洲亂局 -
“我媽說過:壞事出盡,總有好事”
2022-06-21 16:25 美國一夢 -
國內輿論強烈反對,尼泊爾叫停與美國軍事合作
2022-06-21 16:23 觀察者頭條 -
哈里斯:黑人被美國奴役400年!美媒不滿:只有250年......
2022-06-21 16:11 美國一夢
相關推薦 -
-
“希望印方能像很多國家一樣公開重申堅持一中原則” 評論 16中國男排擊敗日本,時隔十年再奪亞洲杯冠軍! 評論 206“美國在一定程度上制造問題,還想在談判中當傳教士” 評論 240印度反對無效?“斯里蘭卡批準中國測量船靠港” 評論 349特朗普還有機會嗎? 評論 428最新聞 Hot
-
特朗普還有機會嗎?
-
美國對EDA等技術實施新出口管制,針對中國?
-
“美國涌現內戰所有信號,來勢洶洶”
-
印度突然就臺灣問題表態
-
FBI調查結果不斷公開,美共和黨有人口風變了
-
俄方警告:若被列為“支恐國家”,俄美關系甚至可能決裂
-
“繞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將借道阿塞拜疆出口部分原油”
-
特朗普涉違反間諜法等三宗罪,FBI尋回11份機密文件
-
特朗普反復問“奧巴馬帶走的3300萬頁文件算咋回事?”回應來了
-
美亞太事務高官稱:近期公布美臺貿易談判路線圖
-
著名作家魯西迪在紐約遇刺,33年前曾被伊朗全球追殺
-
美國能源信息署:上半年新增太陽能裝機容量不到原計劃一半
-
俄烏沖突后下個“火藥桶”在巴爾干?武契奇這樣說
-
中石化等多家中企宣布啟動自美退市,證監會回應
-
上半年中國赴美學生簽證比疫情前少5成,“他們心有不安”
-
朔爾茨稱:暫無訪華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