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向立陶宛下“最后通牒”:盡快恢復加里寧格勒過境運輸,否則將采取行動
-
劉程輝曰清、曰慎、曰勤
最后更新: 2022-06-20 23:05:48【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
圍繞立陶宛封鎖加里寧格勒過境貨物運輸一事,連日來俄羅斯多方相繼就此發出強烈警告。當地時間6月20日,俄羅斯外交部召見立陶宛駐俄羅斯臨時代辦,對立陶宛禁止俄向加里寧格勒州過境運輸貨物表示不滿。
俄外交部在聲明中直斥立陶宛此舉“違反國際義務”,是“公開的敵對行為”。倘若立陶宛不能盡快恢復過境運輸,俄方有權采取行動保護自身利益。
“俄羅斯向立陶宛下達‘最后通牒’。”俄新社20日報道寫到。
俄新社報道:加里寧格勒運輸被封鎖,俄羅斯對立陶宛下達最后通牒
俄外交部在聲明中指出,“俄羅斯強烈抗議立陶宛未經事先通知,禁止在立陶宛過境運輸大量貨物到加里寧格勒地區。外交部要求立即撤銷這些限制。”
除外交部外,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同樣在20日表示,立陶宛禁止通過鐵路過境運輸貨物至加里寧格勒的決定是“前所未有的非法行為”,俄羅斯不會對此無動于衷。
“這個決定確實是前所未有的。這違反了所有事。在我看來,這與歐盟作出的(制裁俄羅斯)決定有關,即把制裁擴大到過境運輸領域。我們認為這是非法的。”佩斯科夫對記者表示,俄羅斯需要進行認真和深入的分析,以制定應對之策,相關的工作將在未來數天進行。
俄聯邦委員會維護國家主權委員會主席安德烈·克里莫夫警告說,如果歐盟無法立即解決這一問題,俄羅斯將“可能否認立陶宛加入歐盟的合法性”。俄羅斯“還將放開手腳,用任何方式解決加里寧格勒州的過境問題。”
與此同時,俄羅斯參議員奧爾加·科維蒂迪表示,立陶宛的舉動將對波羅的海國家起到反作用,對這些國家居民的“流動性和機會”造成負面影響。
立陶宛通向加里寧格勒鐵路線(圖:立陶宛媒體Respublika.lt)
盡管俄羅斯與立陶宛劍拔弩張,但身處漩渦中心的加里寧格勒州卻顯得些許“淡定”。
加里寧格勒州政府新聞處負責人德米特里·雷斯科夫20日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加里寧格勒方面在立陶宛公布封鎖決定后,正在努力與俄羅斯聯邦政府解決這一問題。雷斯科夫說,加里寧格勒州不會出現商品短缺,如果鐵路運輸終端,貨物還可以通過輪渡運送。
加里寧格勒地理位置
加里寧格勒州是俄羅斯在波羅的海地區的一塊飛地,位于波羅的海東岸,同波蘭、立陶宛接壤。6月17日,立陶宛宣布從18日起禁止通過該國鐵路從俄羅斯各地區向加里寧格勒州過境運輸貨物,并稱該決定是在歐盟制裁俄羅斯系列措施的框架下進行的。
對于立陶宛方面的禁令,加里寧格勒州州長安東·阿里汗諾夫告誡當地居民稱,不必采取“恐慌性購買”,該州正在研究三套方案應對制裁。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副議長康斯坦丁·科薩切夫18日曾表示,立陶宛的行為違反了國際法。他說,1994年6月24日,俄羅斯與歐盟簽訂了有關伙伴關系和合作事宜的協議,該協議尚未被廢除。
根據協議,俄羅斯與歐盟雙方同意,過境自由原則是實現協議目標的基本條件。在這方面,每一方都應確保原產于對方關稅區或以對方關稅區為目的地的貨物通過其領土自由過境。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立陶宛一直在積極鼓動對俄制裁,目前立陶宛已切斷了與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電力貿易,成為第一個徹底斬斷俄進口能源的歐盟成員。今年4月,立陶宛外交部主動宣布降低與俄羅斯的外交關系級別,要求俄駐立大使離境,并關閉俄在該國克萊佩達市的總領事館。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劉程輝 
-
-
哥倫比亞選出首位左翼總統,拉美“左翼兄弟會”發來賀電
2022-06-20 22:57 拉美左翼 -
美情報機構承認:或將針對華裔搜集電話和郵件信息
2022-06-20 21:24 海外華人 -
默克爾或將扮演俄烏沖突調停人?克里姆林宮回應
2022-06-20 19:54 烏克蘭之殤 -
俄媒稱俄將部分關閉哈薩克斯坦石油出口“命脈”:為排爆
2022-06-20 19:09 俄羅斯之聲 -
丟失105席!馬克龍陣營失去議會控制權
2022-06-20 18:43 法國見聞 -
日媒:為應對中國,日本要在北約峰會期間拉韓澳新“開小會”
2022-06-20 18:28 日本 -
兩只大熊貓即將落戶多哈
2022-06-20 18:10 觀察動物 -
美國槍擊案后一幕↓
2022-06-20 18:07 -
這個美國演員也去烏克蘭打卡了?
2022-06-20 17:12 -
哈薩克斯坦和伊朗總統共同見證,歐亞間又多一條鐵路貨運新通道
2022-06-20 16:54 -
“前游擊隊員”成為哥倫比亞史上首位左翼總統
2022-06-20 16:27 拉美左翼 -
俄海軍5艘艦艇繞了日本半圈
2022-06-20 16:23 日本 -
美退役軍官:美國火炮彈藥年產量,在俄烏沖突中只夠撐兩周
2022-06-20 15:59 美國一夢 -
得州共和黨,宣布拜登“非法”
2022-06-20 15:55 美國政治 -
英國批準將阿桑奇引渡至美國,外交部:這是面鏡子
2022-06-20 15:55 美國一夢 -
“英國迫切需要打造一支能擊敗俄羅斯的軍隊”
2022-06-20 12:01 不列顛 -
“拜登政府制裁俄羅斯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022-06-20 11:50 -
英國《泰晤士報》報道約翰遜夫妻丑聞,被中途撤版
2022-06-20 11:06 不列顛 -
哥倫比亞第二輪大選投票初步結果公布,前游擊隊員獲勝
2022-06-20 07:31 拉美左翼
相關推薦 -
-
韓國外長:排除中國何談“印太”未來 評論 181楊潔篪:臺灣問題事關中日關系政治基礎和基本信義 評論 154他被特赦后,三星2000億美元在美建芯片廠穩了? 評論 144特朗普最想拉下馬的女人,輸了初選 評論 263最新聞 Hot
-
印度阻撓無效,遠望五號已靠泊斯里蘭卡港口
-
新加坡候任總理:中美應警惕“夢游”般步入沖突
-
中央臺辦拉清單:制裁一批“臺獨”頑固分子
-
罕見!長江多處水位創新低,出現“汛期反枯”
-
美日韓加澳海軍舉行例行反導演習,首次發射實彈攔截
-
“2021年1月6日前所發生的,現在也在發生”
-
FBI搜查特朗普莊園,白宮發言人否認三連:不干涉不知情不參與
-
“美國兩黨都在利用臺灣標榜道德,不考慮對美國利益不利之處”
-
日媒揭露二戰日軍毒氣彈試驗場:曾被用于“侵華演練”
-
東部戰區在臺島周邊繼續演練
-
莫迪:25年后,印度要成為發達國家
-
FBI警告:總部收到“臟彈”威脅,有人呼吁“內戰”
-
美“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計劃明年改裝高超導彈
-
“若特朗普贏得2024年大選,會把拜登每一間房都抄了”
-
“中方將對美國的挑釁采取果斷的反制措施”
-
里根號進入臺灣以東海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