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得州官員:槍手進入小學時“暢通無阻”,沒遇到任何人
最后更新: 2022-05-27 18:27:43(觀察者網 訊)美國得州尤瓦爾迪市羅布小學發生的槍擊事件造成至少19名兒童和兩名成人死亡,震驚全美。而由于兇手在作案現場逗留長達一小時后才被擊斃,當地警方被質疑失職,沒有及時阻止慘劇。對此,5月26日,得州公共安全部發言人克里斯·奧利瓦雷斯(Chris Olivarez) 辯稱,盡管警方在與嫌犯正面對峙前進行了“等待”,但警察還是挽救了生命。
但學生家長無法接受這一說法,案件發生時面對現場警員的“遲緩應對”,逼得等在校門口的家長多次想沖破警戒線,親自解救孩子。很多家長認為警察應該早點沖進學校,畢竟警察有多名且全副武裝,而兇手只有一個。
槍擊案遇難學生與老師。圖自路透社
“嫌犯為何能夠在教室里呆一個小時?”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6日報道,5月24日,18歲的得州嫌犯薩爾瓦多·拉莫斯(Salvador Ramos)攜帶一支步槍,對得州尤瓦爾迪市羅布小學里的一間教室內的師生進行掃射,造成19名兒童和兩名學校教師死亡,另有17人受傷。目前其作案原因仍在調查中。
由于兇手在作案現場逗留長達近一小時后才被擊斃,美國執法當局被指責行動遲緩,沒有及時阻止慘劇,遭到質疑和批評。
5月25日,得州一官員稱,“案發當天嫌犯拉莫斯在校外遇到過一名學區警察,并向其開槍。隨后,拉莫斯跑進學校大樓,并向2名趕到大樓外的警察開槍,這2名警察受傷。之后,拉莫斯沖進一間教室,把門鎖上,然后開始向教室里的孩子和老師開槍。”
然而得州南部公共安全部門主任埃斯卡隆在5月26日舉行的發布會上卻否認嫌疑人進入學校之前曾與學區警察進行對峙,“這是不準確的。嫌犯起初暢通無阻地進入了學校,沒有遇到任何人。”
根據他介紹的時間線, 嫌犯是在當天11點40分從一扇沒有上鎖的大門走進校園,期間還多次向教學樓開槍。警察于上午11點44分抵達學校,但當警方準備與嫌犯對峙時,他們聽到了槍聲并進行了掩護。有三名警察從嫌犯進入學校的那個大門進去,另有四名警察從另一個學校入口進去。
埃斯卡隆說,最初進入學校的警員與嫌犯對峙時,他們受到了火力壓制,還有兩名警員受傷,所以并沒有進入教室,而是撤退掩護并請求援助。在他們呼叫援助的同時,警方疏散了學校里的學生和老師,并與嫌疑人進行了“談判”。直到大約一個小時后,一支美國邊境巡邏隊的戰術小組沖進教室并開槍打死了嫌疑人。
得州公共安全部發言人克里斯·奧利瓦雷斯(Chris Olivarez) 辯稱,盡管警方在與嫌犯正面對峙前進行了“等待”,但警察還是挽救了生命。
“那時,是警方把嫌疑人堵在教室里,”他告訴 CNN。“如果那些警察不在學校守著,嫌犯很有可能會進入其他教室并進行更多殺戮。”
嫌犯照片 圖源:sky news
此外,當地警察局5月26日還發表聲明為當天警察的“遲緩反應”辯護,“對我們的社區來說,知道我們的警察在幾分鐘內就做出了響應,這點很重要”,“我們當時在努力確定嫌犯所在的那間教室是否上了鎖,如果上了鎖,是否有某種類型的路障,阻礙警方進入。”
該聲明極力解釋警方“等待”的合理性。聲明還強調,在槍擊事件中,有兩名警察差點犧牲了生命(被嫌疑人開槍打傷),但預計無生命危險。
最終擊斃嫌疑人的是美國邊境巡邏隊。該隊隊長勞爾·奧爾蒂斯(Raul Ortiz)介紹,在得知槍擊事件后,立馬約有80至100名特工響應,“他們沒有猶豫。他們想出了一個計劃,沖進那間教室,并盡可能快地處理了這一情況。”
CNN指出,該場新聞發布會暴露了案發時警方反應遲鈍、行動混亂,且沒有回答“嫌犯為何能夠在教室里呆一個小時,讓‘大屠殺’時間持續那么久?”這個備受關注的問題。
一名執法人員透露,(擊斃嫌犯的)戰術小組起初無法突破教室的門,不得不讓一名工作人員用鑰匙打開教室。
對此,CNN評論員安德魯·麥凱布表示:“我幾乎無法理解為什么警察要等30分鐘到1小時才進去。如果只是一扇鎖著的門,破門而入也不需要30分鐘。”
有幾位父母試圖越過警察的防線去救孩子,其中一名家長被一名警察按在地上。截圖自紐約郵報視頻
家長:“你害怕中槍嗎?我可以不穿(防彈)背心進去”
據美聯社、紐約郵報等媒體報道,案發當日,嫌犯在被鎖的教室內對師生殘暴掃射,教室中的孩子無路可逃。等在校門口的家長焦急萬分,面對現場警員的“遲緩應對”,逼得家長多次想沖破警戒線,前去解救孩子。很多家長認為警察應該早點沖進學校,畢竟警察有多名且全副武裝,而兇手只有一個。
“至少有40名警察全副武裝,但他們什么也沒做,(直到)為時已晚,”失去10歲女兒的學生家長卡薩雷斯認為,警方本可以阻止事件升級,“如果他們有更好的戰術訓練,情況可能很快就會結束,我們這些人親眼目睹了這一切。”卡薩雷斯還指責警察阻止父母沖進去救他們的孩子。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一位名叫安吉莉·戈麥斯的母親在與其他父母一起要求警察沖進大樓后,她被警察戴上手銬,還被指控妨礙警方調查。戈麥斯說,她看到一名因絕望而瘋狂的父親被一名警官擊倒后摁在地上,而另一名父親被警察噴了胡椒噴霧,第三名父親則被電棍擊倒。
據紐約郵報26日報道稱,有視頻拍攝到父母懇求警察去保護孩子的哀嚎。
視頻顯示,有幾位父母試圖越過警察的防線去救孩子,其中一名家長被一名警察按在地上,旁觀者尖叫道:“你在對她做什么?讓她走!”
“你知道里面是孩子對吧?” 視頻中,一名憤怒的男子對警察大喊大叫 ,“他們是小孩子,他們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6歲孩子,他們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躲避槍擊!”
父母尖叫著要求執法人員進入學校。圖自紐約郵報
報道稱,警察沒有進去救援反而推搡著沮喪的家長們,并告訴聚集的人群向后退。
視頻中一位媽媽沖著一名警官大喊:“你害怕中槍嗎?我可以不穿(防彈)背心進去——我可以的!” 另一個家長喊道:“你的孩子在里面嗎?不!”
視頻拍攝者告訴一名警察,“這里有一半是父母,伙計,他們想進去——不穿背心,不帶槍——去救他們的孩子。”
一位消防員25日告訴《華盛頓郵報》說,當天一些父母實際上已經越過了警戒線,進入了學校。有些父親“打破窗戶,把孩子拉出窗戶。這是一個可怕而悲慘的場景。”
女教師保護學生殉職,兩天后丈夫“悲傷而死”
在槍擊事件后,隨著19名遇害兒童以及兩名遇害老師的身份被確認,悲傷也正在這些家庭蔓延。
槍擊案遇難教師加西亞與丈夫生前合影。來源:《華盛頓郵報》
據《華盛頓郵報》26日報道,遇害教師艾爾瑪·加西亞(Irma Garcia)24日在槍擊案中,因挺身保護學生而不幸殉職,26日上午,她的丈夫喬·加西亞(Joe Garcia)也因過度悲傷去世。
據加西亞家人稱,當天,丈夫喬前往了羅布小學為遇難者設立的紀念碑獻花后,回到家中開始準備妻子葬禮時開始心臟病發作,隨后去世。
當時加西亞的家人們就陪在喬身邊,見他心臟病發作后立馬聯系醫院,還對他進行急救措施,但喬最終在送往醫院后死亡。
公開報道顯示這次槍擊案是自2012年桑迪胡克小學槍擊事件以來,美國K-12學校第二致命的槍擊事件,在先前的桑迪胡克小學槍擊事件中,有20名兒童和6名成人被殺。另據CNN統計,這至少是2022年發生在K-12學校的第30起槍擊案。如果將大學校園槍擊案也統計在內,這至少是第39起,此前的槍擊事件共導致至少10人死亡,51人受傷。
此外,據非營利組織“槍支暴力檔案”網站發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1日,美國今年已發生死傷4人以上的槍擊事件210起,超過1.67萬人在各類涉槍事件中喪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美國一夢- 責任編輯: 李麗 
-
美議員瞎操心:谷歌蘋果要下架支持數字人民幣APP
2022-05-27 17:47 中美關系 -
“‘印太經濟框架’是政治框架,排除中國是錯誤的”
2022-05-27 17:41 中美關系 -
“北約看來要把‘防線’移到南海”
2022-05-27 17:32 -
斐濟加入“印太經濟框架”,英媒替美國興奮了
2022-05-27 16:41 中美關系 -
被英記者質問“為什么這種事只在你們國家發生”,他怒了
2022-05-27 16:38 美國一夢 -
-
外交部:中所關系開局好、起步穩、發展快
2022-05-27 16:22 中國外交 -
第一個跨性別芭比娃娃來了…
2022-05-27 16:17 -
“我們與中國的貿易被削減到了原來的0.3%”
2022-05-27 16:16 烏克蘭之殤 -
中俄動用否決權,日本跳出來加戲
2022-05-27 16:12 日本 -
家庭生活成本飆升,英國將向油氣公司征收25%“暴利稅”
2022-05-27 15:31 不列顛 -
歐洲多國不伺候了:都給我工作去!
2022-05-27 15:08 -
拜登將在白宮接見防彈少年團,討論仇恨亞裔犯罪及歧視問題
2022-05-27 14:57 美國一夢 -
秦剛:中美間航班數量馬上將增加
2022-05-27 13:51 中美關系 -
以色列媒體:以外交部指示駐外使團避免與臺當局往來
2022-05-27 13:43 -
美記者正報道槍擊案,突然……
2022-05-27 12:02 美國槍擊案 -
布林肯鼓吹以“反俄聯盟”應對中國,又稱避免新冷戰
2022-05-27 11:43 中美關系 -
他罕見表態稱愿與民主黨談控槍,美媒:政治表演
2022-05-27 11:33 美國一夢 -
美媒:國會騷亂期間,特朗普支持“絞死彭斯”
2022-05-27 11:23 -
“俄軍遭受了一些損失,但在戰斗中仍占上風”
2022-05-27 11:19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韓國外長:排除中國何談“印太”未來 評論 181楊潔篪:臺灣問題事關中日關系政治基礎和基本信義 評論 154他被特赦后,三星2000億美元在美建芯片廠穩了? 評論 144特朗普最想拉下馬的女人,輸了初選 評論 263最新聞 Hot
-
印度阻撓無效,遠望五號已靠泊斯里蘭卡港口
-
新加坡候任總理:中美應警惕“夢游”般步入沖突
-
中央臺辦拉清單:制裁一批“臺獨”頑固分子
-
罕見!長江多處水位創新低,出現“汛期反枯”
-
美日韓加澳海軍舉行例行反導演習,首次發射實彈攔截
-
“2021年1月6日前所發生的,現在也在發生”
-
FBI搜查特朗普莊園,白宮發言人否認三連:不干涉不知情不參與
-
“美國兩黨都在利用臺灣標榜道德,不考慮對美國利益不利之處”
-
日媒揭露二戰日軍毒氣彈試驗場:曾被用于“侵華演練”
-
東部戰區在臺島周邊繼續演練
-
莫迪:25年后,印度要成為發達國家
-
FBI警告:總部收到“臟彈”威脅,有人呼吁“內戰”
-
美“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計劃明年改裝高超導彈
-
“若特朗普贏得2024年大選,會把拜登每一間房都抄了”
-
“中方將對美國的挑釁采取果斷的反制措施”
-
里根號進入臺灣以東海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