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俄羅斯與世界
華東師范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周邊研究中心以《俄羅斯與世界》為題,推出的系列研究報告,每年發布兩次。報告既有對總體形勢的估量,也有對重要學術問題的深入闡發,尤其專注于目前新的發展階段,在機會、問題、挑戰都已呈現出來的前提下,如何切實深化中俄戰略合作,實現和平與發展的目標。
-
為什么俄羅斯認為自己不會輸掉戰爭?
未來世界的中心之一將出現在歐亞大陸,這里被壓制了幾百年偉大文明將得到復興。盡管新的世界秩序仍在地平線之上,但俄羅斯正在努力使它更快到來。
-
俄領導層決定徹底改變發展軌跡,未來十年將非常艱難
我們是否會完全脫離西方國家?我們和東方國家的聯系會有多緊密?不僅俄羅斯要在世界上尋求自我,而且世界也將尋找自己的定位。
-
匈總理歐爾班為什么如此熱情地支持莫斯科牧首?
由于君士坦丁堡牧首承認烏克蘭東正教會從俄國分離出來,俄國教會領導人正在尋找報復機會。由此,在中世紀潘諾尼亞的土地上建立一個自主的東正教會將改變東正教世界的平衡。匈牙利東正教會的自治問題,無論是否實現,都有可能在東南歐和中歐引發宗教、政治和社會沖突,從而削弱歐盟和北約的團結。
-
埃爾多安的“平衡術”,能在美俄間晃多久
“俄土這種伙伴關系對俄羅斯而言很重要,特別是面對世界和地區形勢的千變萬化,俄羅斯更喜歡與自己利益相符、且能夠解決具體問題的國家建立伙伴關系,而不是永遠的兄弟關系。”
-
俄哈“裂痕”有多深?
今年1月的暴亂事件讓托卡耶夫很難完全擺脫借集安組織之力平息的陰影,而如何擺脫這種外部“道義”的長時間捆綁,成為他亟需考慮的問題。可能的應對方式,如通過修憲公投改善形象和鞏固執政地位,在國內壓力下與俄保持距離,處理好與納扎爾巴耶夫的關系等。
-
為何俄羅斯只受“皮肉傷”,歐美卻通脹爆表?
俄羅斯一定會擴大和中國的經貿合作,但是說“押注”中國是有點夸大了,因為俄羅斯從來不會把自己的安全和發展寄托在別國身上。
-
俄應對西方制裁的策略有兩大看點
“米舒斯京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而是站在俄羅斯幾百年官僚體系積累的巨人肩膀上。”
-
某種意義上,俄烏之間真正的嚴肅談判恐怕還沒開始
俄羅斯付出了巨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俄總統新聞秘書已有公開表態,政府作出公開政治妥協的空間并不大,尤其是沖突已經對老百姓生活造成巨大影響,甚至激起一些社會群體的反對。政府既要根據精英和民眾的情緒來管理他們的預期,也會對一些目標群體做干預性的溝通。
-
反思俄羅斯國際道路:我們是誰,我們在哪,為了什么以及為什么
對于我們現在國家的穩定,需要它在自由和責任、社會團結、行政能力、實際參與治理、包括重大決策的原則上“重新界定”。在這方面,現代俄羅斯人民必須重新認識自己和國家,弄清自我意識和世界觀的基礎,并決定俄羅斯的道路應該通向哪里。
-
大交易、大懸空、大陷阱或大轉型,烏克蘭危機的出路在何方?
烏克蘭危機并非是一場簡單的地區危機,而是當代信息社會條件之下,包含著國家政治建構、民族文化認同、區域與全球治理模式、大國間相互關系等各個方面的一場綜合性危機。可以認為,這是當前全球總體性危機的一次重要預演。
-
普京“拋棄”明斯克協議,能換來美國接受“安保協議”嗎
雖然“普京承認烏東兩地區獨立”這件事看上去很“突然”,但實際上早已“有跡可循”。在俄羅斯看來,烏克蘭當局去年以來的“猖狂”舉動,使俄方在《明斯克協議》中的優勢和影響力被嚴重削弱。
-
俄烏戰爭只會在一種情況下爆發,那就是……
戰爭只會在一種情況下爆發,那就是烏克蘭開始進攻處于分離狀態的頓巴斯,這樣一來俄羅斯就不得不進行回擊。我很確定,俄羅斯在邊境集結部隊就是要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俄羅斯想要烏克蘭政府明白,俄羅斯一定會保護頓巴斯。
-
俄羅斯與“后蘇聯空間”鄰國:既非生母,也非繼母?
俄羅斯新的政策正在形成,將以更個性化的態度對待每個鄰國。新政策的基礎是尊重各國主權,考慮不同國家對俄羅斯領土安全的重要性;能使用共同歷史遺產,但不能成為歷史遺產的人質;依賴俄羅斯作為大國的獨特地緣政治地位,可在多個戰區行動,并通過增強與鄰國互動的靈活性,實現保障自身安全政策的持久性。
-
俄烏戰爭一觸即發?拜登該管好那些蠢蠢欲動的烏克蘭精英
上半場的“俄攻美守”,以俄羅斯“初勝”收場,其標志事件就是美國答應給俄羅斯提供書面回復,實際上意味著拜登公開承認了俄羅斯的核心關切與具體要求。按照俄專家的說法,至少在官方層面,這是兩德統一以來美西方首次公開展示出這樣的姿態。
-
普京口中的“俄羅斯”,在帝國和民族國家之間走鋼絲?
俄羅斯也在做類似“通三統”的努力,試圖搭建沙俄、蘇聯和新俄羅斯的傳承,也有關于“文明國家”的討論,旨在論證俄羅斯跟現當代中印土等國一樣同屬文明型國家,都無法被理想狀態下的現代民族國家和這類國家間的關系體系框住,也都沒有完全融入西方。
-
歐美是否承諾過北約不東擴?來自親歷者的佐證
在1989-1990年的這段時間中,美德官方代表曾公開表示過北約不再東擴的意見,以換取俄羅斯為“德國統一”開綠燈。而當時這一表態,顯然換取到了蘇聯對于德國統一進程的支持。然而,蘇聯錯失了更好的機會,德國統一的故事也并未在1990年2月結束。
-
-
資訊 Information more
-
俄外交部發言人:如果時間允許,將滿足美國的通話請求
據塔斯社當地時間28日報道,就美國提出“囚犯互換”的“實質性提案”(substantial proposal[全文]
-
“有間諜正試圖‘除掉’我,破壞塞爾維亞與中俄的關系”
-
歐盟司法專員:將允許沒收俄羅斯在歐盟的資產
-
英國考慮沒收俄資產交給烏克蘭,俄大使:倫敦未必敢
(觀察者網訊)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當地時間7月5日,在談到英國正在考慮沒收俄羅斯人在英資產時,俄羅斯駐英[全文]
-
日本政府決定實施新一輪對俄制裁,禁止黃金進口
-
“西方不允許烏克蘭停戰”
-
歐洲6月份自美進口天然氣42億立方米,首次超過俄羅斯
(觀察者網訊)據彭博社7月1日消息,根據國際能源署數據,美國向歐洲供應的液化天然氣量超過了俄羅斯通過管道輸送[全文]
-
“沒阻止烏運糧,500萬噸對世界市場也沒影響”
(觀察者網訊)據塔斯社30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會見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時重申,俄羅斯沒有阻礙烏克蘭運[全文]
-
馮德萊恩明確表態:不希望將普京排除在G20峰會之外
-
“俄羅斯不會進行軍事挑戰,因為立陶宛是北約成員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