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美韓涉臺表述差異及其對中國兩岸統一的外交影響
中日間的東海問題,并不是什么石油問題,它實質就是臺灣問題。鄧小平曾對美國人說“中國人不解決臺灣問題會死不瞑目的”。[全文]
-
只打蔣軍,兩岸統一是主要矛盾
現在輿論把兩岸問題弄成中美問題,成了主要矛盾,都不嫌事大,還要擊落佩洛西的座機,這就轉移了主要矛盾。[全文]
-
烏克蘭事件的世界意義及其對中國的警示
2014年烏克蘭事件意味著一個新的地區體系定型了,我把它叫做“新凡爾賽體系”。世界的西界已穩定,我們這邊將是什么格局還難說,中國是否能贏得未來世界?[全文]
-
我們應當有中國的利普曼和賴斯頓
“真話”“真相”要服從真理,這是我們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和一切學術一樣,新聞工作是人們改造世界并與敵人斗爭的“刀子”,現在的問題是不少大學把“刀子”變成了“學術”,把刀子當成學問做了。世界是斗爭的,我們正在進行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全文]
-
現在許多批評美國的文章,最大問題是缺少唯物論和辯證法
光說“不怕”“中國不是蘇聯”“絕不答應”等是很不夠的。“一陰一陽之謂道”,決心不能代替信心。戰略分析說不清對手“紙老虎”的方面,就看不清其“真老虎”的軟肋所在;看不到真老虎的軟肋所在,就不能真正建立起我們打敗敵人的自信。[全文]
-
美國敗退阿富汗,所謂“西貢時刻”的誤用
阿富汗幾乎就是世界政治的旋轉門。1947年英國退出印度,英帝國解體;1988年蘇聯退出阿富汗,蘇聯解體;看看歷史,那今天美國退出阿富汗的結局,也就不言而喻了。[全文]
-
新冠肺炎全球流行對國際戰略格局的影響(三)
美國人民用革命的方式擺脫歐洲的民族壓迫,僅用了兩百多年的時間建立了一個生機勃勃繼而獨霸世界的美利堅合眾國。但是,美利堅民族畢竟還是太年輕了,以致于對自己的國家在誕生之初就存在的自我否定因素缺乏深刻的認識,遑論反思和批判。[全文]
-
新冠肺炎全球流行對國際戰略格局的影響(二)
二戰后,美國以獨立的姿態轉入帝國主義形態。在此后近80年間,高利貸資本將一個曾是健康、向上和反歐洲壓迫的美國推向一個野蠻墮落的境地。而21世紀20年代初,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和隨后西方美英等國家的“群體免疫”政策造成的慘劇,就是其沒落性的赤祼祼的表現。[全文]
-
新冠肺炎全球流行對國際戰略格局的影響(一)
這次疫情將美國問題突出地提了出來,在化解大流行方面,美國的應急體制與中國的比較,真是相形見絀。人們不由得提出“世界將向何處去?”的問題。目前的世界已從列寧說的資本主義最高階段進入沒落階段,其表現是金融資本迅速向高利貸資本返祖,軍工資本和高利貸資本迅速結合并向法西斯方向逆行。[全文]
-
真理是鮮血洗出來的
即使是在遵義會議上選擇了毛澤東同志,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毛澤東同志的路線方針還需要通過新的實踐再檢驗。最終,正是長征的勝利幫助中國共產黨在最殘酷的環境中從各種思想——比如王明、張國燾等——中篩選并確定出可以指導中國革命的正確思想。[全文]
-
臺灣問題:底線、極限、機遇
20世紀50年代,在中國海軍幾乎無力越過臺灣海峽的條件下,美國都沒有為臺灣而防御金門。那么在今天中國海軍現有裝備條件下,如果中國統一祖國的態度足夠堅決,美國對臺灣的態度決不會比50多年前更好。[全文]
-
解決臺灣問題,各種條件都越來越成熟了
“50年代美國是最厲害的,它都沒贏。它今年身體和50年代不能比,50年代還是個小伙子,現在上個飛機都摔跟頭,這怎么打架?今天的形勢是翻過來的,美國今天身體最不好,我們身體最好。我們50年代剛站起來走路的時候,就把美國給揍了。”[全文]
-
美國的石油地緣戰略與中國西藏新疆地區安全
長期以來英美就是通過所謂“巴爾干方式”制造小國,并通過玩弄平衡游戲大獲其利。目前,在中東和中亞周圍除中國外,已沒了有實力的大國。這樣在21世紀,分離中國西部,特別是中國西藏、新疆地區,將很可能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一些國家的目標所在。[全文]
-
世界需要新文明,這個任務在中共和中國人民肩上
中國全球外交的政策目標要和“兩個一百年”目標結合起來,要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結合起來,要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結合起來。如果脫離了這些,簡單的輸贏就沒有意義了。中國在世界的發展不僅僅是一個輸贏的問題,是贏了以后可以給予人類和世界以什么的問題。[全文]
-
伊朗高原:中國西陲安全的“橋頭堡”
伊朗高原國家與中國西陲被“扎格羅斯—興都庫什—喜馬拉雅”戰略屏障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些位于屏障最西端的伊朗高原國家實際上成為中國西陲安全的第一道“防火墻”:歷史上,它們成功抵御羅馬帝國的東擴,削弱英國、沙皇俄國和美國的擴張,今天仍在抵抗和消耗著“北約東擴”。[全文]
-
新時代:國家戰略能力與地緣博弈
戰略研究不是“國家拼命的學問”。一個國家的利益擴張線不在于有多長,關鍵是要能收回來,收不回來就會要命,辯證法研究的就是能不能收回來。利益擴張,如果戰線拉得太長,矛盾就會轉化,回來花費的力氣就要比前進花費的力氣還要大,而慣性又導致擴張者不愿意后撤,最終會把國家的資源鏈繃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