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西方中心主義”邁向終結,誰是全球化新的火車頭?
最后更新: 2022-06-18 14:16:28【導讀】 俄羅斯年度最大論壇第25屆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于當地時間2022年6月15-18日舉行。來自141個國家13500名代表、43國政要參會,俄總統普京、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等出席開幕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致辭。
俄頂級智庫瓦爾代俱爾部承辦主題為“自給自足與合作:政治經濟學的新形態”分論壇,邀請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做主題發言。以下為發言全文。
【文/王文】
謝謝瓦爾代俱爾部再次邀請我。
我們的確沒料到,在“全球化”概念提出40年后,還在討論“自給自足”的問題。這真是世界發展的悲劇,也是政治經濟學的思想困境。
在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邏輯下,通過社會分工和協作,社會化生產不斷增長,必然會突破一國邊界,形成世界大市場。然而,很可惜,現在科技、能源大宗商品的國際市場都出現了裂痕與脫鉤跡象,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擔心全球化是否會倒退。
全球化出現倒退可能性的風險,最主要原因是美國的脅迫。近年來,美國拿高科技、美元、貿易當武器,對俄羅斯、中國等新興國家進行封鎖、制裁,迫使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考慮“自給自足”的問題。從這個角度看,美國是全球化的最大麻煩制造者。
中國正在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兩年前,中國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戰略,簡稱“雙循環戰略”。中國希望利用國內大市場的優勢,使中國有實力在關鍵技術領域實現自主創新,比如,大飛機制造、芯片、汽車發動機等等,減少對西方的依賴,也防止被美國不斷威脅,推動更平等的合作。
但中國“雙循環”戰略,不是重回封閉經濟,或者說是自給自足的經濟,也不是要與西方脫鉤,而是希望通過國內大市場的優勢更好地推進高水平開放,提升經濟自主性,比如,擴大進口、再平衡貿易與經濟的關系。
在中國特色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框架中,全球化是必然趨勢,尤其是數字經濟時代,沒有人能阻擋經濟全球化。從國際貿易、投資、人流、信息的數據看,每年仍在呈現增長的速度。中國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捍衛者、建設者與貢獻者。
目前我們需要思考的全球化變化趨勢是,全球化的速度,以及全球化由誰來引領?就此,我想分享關于政治經濟學的四個觀點:
第一,全球化動力的變化。過去,全球化的動力源于西方;現在,已轉為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金磚國家。2021 年金磚國家同比增長 7.6%,高于5.5%的全球平均增速。金磚國家增長對全球的貢獻已經連續10年超過50%。新興國家的研發投入、服務貿易、基建投資的增長速度都高于西方國家,多種數據說明,金磚國家正在成為全球化新的火車頭。
第二,沒有國家有能力完全封鎖他國。目前看來,西方制裁俄羅斯的戰略已經失敗。過去40年,制裁沒有打垮伊朗、朝鮮,也不可能遏制住中國、俄羅斯的發展。制裁只會暴露西方的自私,以及倒逼新興經濟體更重視在技術、金融上的自給自足。從這個角度看,“西方中心主義”將會終結。未來的全球化會更均衡、更平等、更普惠的全球化。
第三,要有最壞的準備,要有底線思維,但努力避免世界重回自給自足經濟。近年來,近年國際秩序出現了封閉、對抗、強權的政治力量。美國印太戰略則進一步加劇了陣營化的趨勢。目前我們需要努力阻止“完全脫鉤”,需要阻止新的世界大戰,需要抵御美國霸權的壓制,在這方面,新興經濟體須在關鍵技術上推動國產化替代,在糧食、能源儲備上實現必要的自主性,與同此時,也要維持人口、投資、貿易的國際合作上保持必要的增長速度。
第四,需要有更廣的視野,防止未來的地球災難,探索更廣的宇宙空間。當下大國關系的緊張,一個被忽視的原因在于全球資源的有限性。地球的資源不足以支撐80億人口的現代化生活,國家爭奪資源的目標應該轉向更廣的宇宙、更高的科技領域。人類應該團結,探索太空,探索新型核能技術,創新低碳減排技術,規范人工智能技術,這樣既能防范未來的氣候危機、病毒危機和糧食危機,也能夠拯救人類未來的命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在俄羅斯最大論壇,中國學者疾呼須防止世界大戰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日本最高法院:政府無需賠償福島核災民
2022-06-18 14:11 福島核泄漏 -
“世界可以比一比,哪個框架更開放”
2022-06-18 13:28 觀察者頭條 -
俄羅斯限制惰性氣體出口,芯片制造商又遇新麻煩
2022-06-18 12:23 烏克蘭之殤 -
“每個人都對中國感興趣”
2022-06-18 12:15 -
噗,扎哈羅娃這話“奪筍”吶
2022-06-18 11:41 -
一聽要掏錢,美歐發達國家不干了
2022-06-18 11:33 -
歐洲近日收到俄天然氣供應大幅減少,俄:技術原因
2022-06-18 10:29 歐洲亂局 -
“單極時代走到盡頭,新發展中心在亞洲和中國”
2022-06-18 09:50 俄羅斯之聲 -
美國新增確診163210例、死亡345例
2022-06-18 08:30 美國一夢 -
烏克蘭國防部首次披露戰損:已損失50%重裝備
2022-06-18 07:23 烏克蘭之殤 -
他為北約峰會預熱:將首次在“戰略概念”中提中國
2022-06-17 22:08 -
“西方還在按上世紀的方式思考,將他國視為殖民地”
2022-06-17 21:20 俄羅斯之聲 -
拜登放言:若不阻止俄羅斯深入歐洲,中國大陸就有膽收復臺灣
2022-06-17 19:51 中美關系 -
歐委會提議給予烏克蘭歐盟候選國地位,俄方回應
2022-06-17 18:56 烏克蘭之殤 -
“副總統當時有生命危險,和暴徒距離只有12米”
2022-06-17 18:21 美國一夢 -
沙利文稱美對臺政策“沒有漏洞”
2022-06-17 17:32 中美關系 -
佩斯科夫:經濟論壇遭網絡攻擊,普京講話推遲一個小時
2022-06-17 17:19 俄羅斯之聲 -
這也能原諒?
2022-06-17 16:58 -
烏軍:從西方收到所需武器后要炸了歐洲最長大橋,奪回克里米亞
2022-06-17 16:54 烏克蘭之殤 -
相關推薦 -
“希望印方能像很多國家一樣公開重申堅持一中原則” 評論 16中國男排擊敗日本,時隔十年再奪亞洲杯冠軍! 評論 206“美國在一定程度上制造問題,還想在談判中當傳教士” 評論 240印度反對無效?“斯里蘭卡批準中國測量船靠港” 評論 349特朗普還有機會嗎? 評論 428最新聞 Hot
-
特朗普還有機會嗎?
-
美國對EDA等技術實施新出口管制,針對中國?
-
“美國涌現內戰所有信號,來勢洶洶”
-
印度突然就臺灣問題表態
-
FBI調查結果不斷公開,美共和黨有人口風變了
-
俄方警告:若被列為“支恐國家”,俄美關系甚至可能決裂
-
“繞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將借道阿塞拜疆出口部分原油”
-
特朗普涉違反間諜法等三宗罪,FBI尋回11份機密文件
-
特朗普反復問“奧巴馬帶走的3300萬頁文件算咋回事?”回應來了
-
美亞太事務高官稱:近期公布美臺貿易談判路線圖
-
著名作家魯西迪在紐約遇刺,33年前曾被伊朗全球追殺
-
美國能源信息署:上半年新增太陽能裝機容量不到原計劃一半
-
俄烏沖突后下個“火藥桶”在巴爾干?武契奇這樣說
-
中石化等多家中企宣布啟動自美退市,證監會回應
-
上半年中國赴美學生簽證比疫情前少5成,“他們心有不安”
-
朔爾茨稱:暫無訪華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