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美國一夢
“美國夢”可以追溯到17世紀初的“五月花”號航行。清教徒要擺脫宗教歧視和貧困,夢想在新大陸建立人間天堂。但這樣的美國夢早已蛻變了。國家層面的美國夢從對印第安人的屠殺開始,直至今日維持霸權的野心。個人層面的美國夢則分裂為1%的富人夢與99%的窮人夢,底層人上升的渠道幾乎被堵塞。雖然美國仍是唯一的超級大國,仍有無數人做著“美國夢”,但幾十年的稱霸和中產大崛起過程與歷史長河相比,終究只是煮黃粱的片刻罷了。
-
美國是不是不可能再次偉大了?
世界貨幣地位,不但讓美國人民享受了超過其實際經濟水平的生活水平,而且讓美國的金融體系擁有了對全世界的超強的影響力。聽上去,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實在是好用,于國于民都是如此。“可是,古爾丹,代價又是什么呢?”
-
狠砸6000億美元!拜登能在非洲“取代”中國嗎?
【文/觀察者網 楊蓉 編輯/隆洋】當地時間6月26日的G7峰會上, 美國總統拜登畫了一張野心勃勃的基建“大餅
-
美西方正走向不可治理,西羅馬帝國并不孤獨
這還只是開始,也還不只是美國,整個西方更超出全球想象的事件和歷史性大倒退還在后面。
-
推翻“羅訴韋德案”,僅僅是美國法制和人權大地震的先兆
當前裁決認為“羅訴韋德案”所依賴的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在被通過時并不承認墮胎是根本權利,因此相關權利不受這一修正案保護。一旦這樣的邏輯成立、且有了先例后,同性戀的權利、跨種族夫妻的權利、甚至采取避孕措施的權利等等,都有可能因此不受美國法律保護。
-
為何要在反華路上一條道走到黑?起底西方“心魔”
在西方眼中,好像到處都是敵人——他們也確實需要“敵人”,這是一個脆弱、分裂的社會的標志。一個正常人,不會看見誰都覺得像敵人,只有當對方變得跟自己一樣時,才把他當朋友。問題出在哪里呢?就出在缺乏自信和安全感。
-
美國基層治安崩壞背后的司法“江湖”
在近年來的實際政治操作中,民主黨不像真正的左派,把施政重心放在完善基層建設、改善窮人生活狀況和教育水平等核心議題,而是著眼于對有色族裔犯罪分子少抓少捕、對有色族裔學生降分錄取、對有色族裔應聘者破格錄取等小恩小惠。
-
當一位頂級新冠專家的兒子得了新冠
我的兒子應該會沒事,但疾病和它引起的焦慮是痛苦的。對Omicron聽天由命似乎是不對的,尤其是考慮到再堅持很短一段時間也許就能挺過去了。我仍然認為,對你和你所愛的人來說,這樣的經歷最好能避則避。
-
如何將種族理念轉化成法律,美國倒是納粹德國的“老師”
2017年在弗吉尼亞的夏洛特維爾市,極右翼團體舉著火把高喊“火與土”的納粹口號列隊行進。這一幕場景像及了1930年代納粹死魂靈的復活。在美國極右翼有可能反噬的今天,如果還有論者愿意把這看作是美國言論自由的象征,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
政治走向極化,美國國父們的設想為什么不靈了?
美國今天的政治極化和黨爭現象,也許唯一的出路就是對制度進行根本性改造,建立起一個大國所需要的權威。美國之殷鑒對中國的最大啟示,就是要堅持“兩個維護”,發揚黨一貫反對本位主義、山頭主義的優良傳統,警惕各種特殊利益集團的俘獲。
-
“我們對這個政府沒有信任可言,所以不會接種疫苗”
在過去的四十年里,政府逐步削減預算,并將醫療等基本服務私有化。這對公共衛生有兩個影響深遠的后果:首先,人們不太可能信任那些對他們沒什么用的機構。其次,公共衛生已經不再被視為一種基于社會團結和人們的相互義務原則的集體努力。人們被灌輸了這樣一種觀念:我們只能靠自己,只對自己負責。
-
拜登搞“民主峰會”,是想“閹割”聯合國?
拜登峰會的目標是建設一個只有“足夠忠誠”的人才能進入的“新聯合國”——目的是打擊所謂的威權主義、腐敗和爭取人權——美國顯然很清楚地表明了這種“民主”的擴張將朝著什么方向進行,重點是俄羅斯和中國。
-
馬斯克敢咒人死,只因不再顧及“占領華爾街”?
美國政府在應對2008年金融風暴采用的策略是保大棄小,對“大到不能倒”的企業,美國政府不惜血本出錢救助,而普通百姓就只能自求多福了。詭異的是,此次疫情沖擊,出現了完全不同的現象。現在的紓困很大程度上就是起著“奶頭樂”的維穩作用。
-
美式十字軍:用“民主”新瓶代替了“上帝”老梗
美歐一直有居高臨下的殖民者的心態,老歐洲殖民主義者曾經把整個世界都變成它的殖民地,它有一句名言,你不能夠代表你自己,你只能被我所代表,這是一種非常深刻的傲慢的種族主義和優勢文明的心理。這種極其傲慢的傳教方式,必然被所在國人民認為是侵略者。
-
“民主峰會”這四個問題,美國需要說清楚
民主不是可口可樂,“民主峰會”也不是麻辣燙,不能搞一勺燴,什么議題都往里面放。美國在民主問題上根本就不應該有“優越感”。民主是要為民眾解決問題的,不是裝飾,不是擺設。民主的目標是讓人民真正當家做主,讓人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而美國在這方面做得很糟糕。
-
美國工會是怎樣丟掉理想,成為利益集團的?
“社會主義”之于當下美國的年輕人,是會隨著年歲增長而折損消逝的青春理想,抑或是長期的政治信仰,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持續飛漲的生存成本和停滯不前的工資,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到生活難以為繼。然而在美國,改變近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
-
拜登的執政現狀,都寫在這本兩年前的書里
“大多數美國人沒有接受過足夠的關于原住民的歷史教育,或者真正接觸原住民……美國教育系統的這一問題解釋了為什么那么多美國人無法批判性地分析所處系統中的政客與媒體的言語和行動……從各方面來講,盡管大多數美國人會識字,但他們仍然是文盲。”
-
-
資訊 Information more
-
美國猴痘確診逼近萬例,中使館發文提醒自我防護
截止8月9日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猴痘確診病例9492例,即將突破1萬例大關。隨著猴痘在美的迅速蔓延,預防猴痘的疫苗需求量暴增,對此拜登-哈里斯政府正在想盡辦法增加疫苗供應,其中包括更改疫苗注射方式,來提高供應量。[全文]
-
美國新增感染105114例、死亡621例
-
拜登政府低調重啟這堵墻
-
美國新增感染122221例、死亡434例
-
布林肯舌根嚼到南非,我使館回擊:荒謬可笑
在佩洛西竄臺引發臺海局勢緊張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正在東南亞、非洲密集出訪。[全文]
-
“特朗普撕毀文件沖馬桶”實錘?美媒公布照片
?【文/觀察者網 王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此前曝光,前總統特朗普在任期間多次將文件沖進馬桶,以致白宮[全文]
-
美國新冠感染病例調減84458例、死亡調減596例
-
美國新增感染118822例、死亡698例
-
拜登轉陰
-
“移民太多,我把他們送去紐約了”
【文/觀察者網 劉騫】當地時間5日,美國得克薩斯州共和黨籍州長格雷格·阿博特(Greg Abbott)說,由[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