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封殺華為的套路怎么這么眼熟?
2003年,美國副總統切尼提出即使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只有極小概率落入恐怖分子之手,也要按照這種后果百分百發生的情況去采取行動,于是美國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如今,這套“寧殺錯莫放過”的邏輯又應用到華為頭上來了。[全文]
-
我們也很好奇,特朗普和約翰遜是怎么被選上的
美國和英國這兩個備受尊敬的西方民主國家,為什么會讓有混亂型人格特征的人掌權,并縱容他們去推行一些不受民眾歡迎的政策?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其實還存在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全文]
-
中國并非美國經濟問題的根源,美國公司的貪婪才是
我們不應因為這種正常的市場競爭現象而指責中國,我們應該對那些利潤飆升的美國自己的跨國公司征稅,并利用這筆稅金去幫助勞工階層、重建美國破敗的基礎設施、開展勞動技能培訓以及增加在尖端技術領域的投資。 [全文]
-
休克療法之父:中國照搬美國?誰會想像美國人那么胖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不應該照搬美國的模式,至少現在是不行的,因為美國自己都要做出極大的調整才行,中國肯定不希望照搬了這個模式之后也照搬美國的所有問題對吧?所以,現在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是,什么樣的經濟體制適合可持續發展?[全文]
-
上完這堂經濟課,你比特朗普更懂貿易
唐吉訶德進攻風車,特朗普惡斗貿易逆差,這兩場架打得都很荒謬,但至少唐吉訶德還算沾染了一絲理想主義色彩,特朗普則完全沉浸在暴怒的無知當中。[全文]
-
特朗普撤軍被罵慘了,但他做得對
美國在敘利亞維持軍事存在與民主無關,而是因為阿薩德政府阻礙了美國的地區利益,敘利亞與俄羅斯結盟不利于美國霸權。而今特朗普撤軍給中東和平帶來曙光——前提是美國能破天荒地承認聯合國外交,而不再沉迷于戰爭。[全文]
-
我理解中國為何反應強烈,事件太失常
有趣的是,匯豐銀行本身因為大規模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而受到制裁,但沒有一位高管面臨任何指控,更不用說像孟晚舟這樣在外國機場被逮捕,并被拖拽這樣的過程。我理解為什么中國會像現在這樣反應強烈,因為它絕對是完全超出常態的。[全文]
-
什么最能撕裂美國
美國最重大的政治分歧,不是政黨分歧,也不是州際分歧,而是代際分歧。“千禧一代”將逐漸成為反對特朗普政策的中堅力量。未來,在一個個接踵而至的議題上,特朗普將遭到年輕選民的抵制。年輕人的時代即將來臨,2020年的美國大選很可能是他們的天下。[全文]
-
特朗普對中國的危險“幻想”
現今中國的經濟規模遠超當時的英國、日本,人口數四倍于美國,還是美國的債權國,而非債務國。中國與世界各國建立了日益緊密的貿易、投資、外交關系,而且由于美國的窮兵黷武,中國與世界的聯系非但不會減弱,反而有望進一步鞏固。[全文]
-
國會大佬反對習奧共識,等著后悔吧
美國總統奧巴馬剛剛離開北京,美參議院和眾議院領袖就齊齊發聲,反對中美減排協議。他們當然會反對,但美國民眾在乎自己的生存,聽到中美的氣候共識,大多數美國人會感到高興。[全文]
-
為何民主黨也不支持奧巴馬?
美國人可悲地以為自己剛剛選舉出了新一屆國會,但本質上,他們并沒能選出自己的政府。雖然共和、民主兩黨富豪之間存在些分歧,但聯系他們的紐帶要比分裂他們的嫌隙強大得多。[全文]
-
美國攪局令中東無解,不如讓他們自治
美國無法結束中東的暴力循環。需要在利比亞、加沙、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內部尋找政治解決方案,而不是由外部強加。安理會應該取消后果嚴重的經濟制裁,并尊重該地區各派系自身達成的政治協議。[全文]
-
奧巴馬也要追求“良政”
張維為近來屢次回應了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對中國體制的質疑,指出“良政”“劣政”才是判斷體制的標準。在危機中的美國人也意識到,需要有更好的政府,不希望削弱政府的角色,奧巴馬正是靠倡導扶持汽車產業得到了關鍵選票。他面對的醫療、教育、稅收改革,都要求其做深層次結構變革的總指揮,而不應把改革的命運交到國會反對者和游說集團的手中。[全文]
-
貧窮在美國代代相傳
近幾年來出現的一個令人震驚的現實,是美國的社會流動性在高收入國家中幾乎墊底。出生貧窮的孩子很可能一輩子貧窮,出生富裕的孩子大概會終身富裕。令人矚目的新紀錄片《我居住的房子》顯示,對毒品的戰爭演變成一場對窮人的戰爭,許多政治人物是這一不正常現象的“同謀”。他們煽動中產階級對窮人的恐慌,而忽視造成他們犯罪的根本原因是貧窮。[全文]
-
挽救歐元區危機的突破口:紓困銀行
挽救歐元區要從紓困銀行著手歐元區要想自救,就得面對真正的危機:銀行業領域的危機。正如加文?戴維斯(Gavyn Davies)所指出的,人們把太多時間花在了財政政策上,而歐元區面對的生死存亡威脅,其實是疲弱經濟體的銀行信貸持續崩潰。財政政策固然很重要,但辯論通常被框定在“緊縮”(加大削減赤字)與“增長”(加大赤字支出)之間,這對貨幣聯盟的生存是一個嚴重干擾。歐洲和美國之所以會在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是因為本世紀頭十年的放松監管以及美聯儲(Fed)和歐洲央行(ECB)釋放過多流動性造成銀行過度放貸。[全文]
-
杰弗里?薩克斯:G20落幕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為了使相關調整措施可信,歐洲需要來自歐元區外部、經由IMF提供的財政支持。我們來到了一個時代的終結點,不僅對歐洲如此,對全球也是如此。新興經濟大國擁有財政盈余和經濟增長,并在全球穩定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們有能力為多邊體系提供新的支柱。在首腦會議上,傳統經濟大國將不得不為他們騰出更多的空間。[全文]